本文转自:人民网-安徽频道
春暖花开时,春茶吐新绿。近日,大别山深处的安徽省宿松县柳坪乡的茶园陆续迎来“明前茶”采收和加工旺季。当地茶农正抢抓时节,采摘新年的第一口“鲜”味,供应市场。
“2025年气候条件适宜,首批明前绿茶上市时间较往年提前了四五天,茶叶品质也有所提升,吸引着不少茶客前来品茗尝‘鲜’。”龙河村茶农吴彩凤说,她家种植的茶叶由于管护得当,茶叶病虫害较少,品质也比往年好。早晨采下来的茶青,下午就卖到村里的茶叶加工厂里加工,两天后便可上市。
采茶。
蒲河村连片的茶园里,弥漫着清新的茶香。随处可见挎着小竹篓的农人,穿梭在茶垄间,手法娴熟,严格按照“一芽一叶”的标准,采摘品质上好的“明前茶”。安徽松寨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是当地有名的茶企,周边乡镇很多人都赶着来采茶,采好的鲜叶当天就送到茶叶加工厂。采茶工除了能领到一天的报酬外,还能收到这家公司专门给外乡采茶工补贴的交通费。蒲河村村民邓荣枝,今年57岁,她开心地说:“我们这个茶园之前每天有近50人在茶园采茶,现在到了采茶高峰期,人手严重不足,这两天潜山的采茶小队都慕名到我们这来采茶。每人每天能赚一两百块钱,比外出打工的日薪还高。”
“2025年茶树抽芽的情况非常乐观,形成丰收丰产的景象。每年的‘明前茶’都不愁销路,一亩可采摘近200斤鲜叶,烘干后亩产在30至40斤,平均价格一斤能卖到600元左右。”蒲河村党总支书记吴洪峰说。
柳坪乡是“宿松香芽”核心产区,清明节前后便迎来茶叶采摘高峰期,每天能采摘约2000斤鲜叶,预计可持续采收至4月中下旬。每年春天,这里便上演一幅幅生动的“忙春图”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“茶叶的销售情况很好,特别是这个时节的‘明前茶’供不应求,价格方面也比较理想,主要是销往省内,还经常发快递去广东那边。”吴洪峰说。
“明前茶”又称“雨前茶”“早春茶”,是茶中佳品,尤其是头春茶,堪称一年茶叶里的翘楚。此时的茶叶,经过一冬的蛰伏,饱含着自然的精华。因为稀缺而珍贵,在市场上颇受追捧,民间就有“明前茶贵如金”的说法。柳坪乡拥有“高海拔、多云雾”的独特地理气候条件,茶叶不仅上市早,而且品质佳、口感好,完全满足消费者对“春天第一口茶”的消费需求。

在村里茶叶加工厂,手工小锅茶深受大家喜爱,茶青经过摊凉、杀青、揉捻等工序炒出好茶。当锅内温度达到350℃到420℃,制茶师傅就开始杀青。通过多年炒茶,师傅们已熟练掌握了“温度先高后低、抛闷结合”等制茶工艺,让春茶回归本味,清冽香甜。
“通过揉捻这一步,让茶叶内部多余的汁水出来,浸泡的时候会有更好的效果。”制茶师傅说。
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和传统的制茶工艺,柳坪乡茶叶的口感与品质皆佳,远销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地。这两天,不少游客也慕名而来,品尝春天的第一口“鲜”。
在一杯春茶里细嗅万水千山的草木鲜香,爱茶者都想留住春天这一珍贵的风味。湖北蕲春的游客李大哥说:“沁人心脾,喝下去有一种清爽香甜的感觉,在春天喝一杯这样的茶,让人感觉心情舒畅。”
站群论坛据悉,柳坪乡2024年年产干茶30余吨,总产值2500万元。当前,生态茶产业已成为柳坪乡的特色产业、支柱产业、富民产业,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凸显,不仅造就了壮阔的万亩茶山美景,也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依靠茶产业过上了好日子。(司舜 张雪钰/文 郑秉正/图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