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宣传 老祖宗传下的“呼吸吐纳”要诀,117字道出体气和平、形神相亲的养生真义。

发布日期:2025-04-14 07:38    点击次数:141

图片

          古训薪传,同习共勉          

365站群而世常谓一怒不足以侵性,一哀不足以伤身,轻而肆之,是犹不识一溉之益,而望嘉谷于旱苗者也。

译文:

世人总说“一次发怒不会损伤心性,一时悲伤不会伤害身体”,于是放纵情绪,这好比不知灌溉对禾苗之益,却奢望旱地能结出饱满的稻穗。

心得感悟:

单次情绪波动虽看似短暂,实则如同'一石激起千层浪'。《黄帝内经》指出'怒则气上,喜则气缓',愤怒瞬间即可引发肝气上逆,导致气血并走于头目,出现面红目赤、头痛眩晕等症。

'气血为情志之基',每次情绪波动都会消耗特定脏腑精气。如过度思虑,脏腑功能衰退速度较常人快2至3倍。

青年时期肾精充足,可代偿情绪损伤,表现为'熬夜发怒仍精力充沛'。但如同信用卡透支,35岁后代偿能力骤降,此阶段突发肝病、心梗的概率激增。

一笑一颦皆动气机,半忧半喜俱关脏腑,护持性命不在金丹妙药,而在方寸灵台间。

图片

是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,神须形以存,悟生理之易失,知一过之害生。

译文:

只有明悟之人懂得身体依赖精神而立,精神需要有身体才能存在,深知生命非常的脆弱,懂得一次过失就会危害生命。

心得感悟:

身体是精神的物质载体,如《内经》言“血舍魂”“精舍志”,五脏精气化生五志,需依托脏腑形体存在。嵇康以“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”为例,说明形体空虚时直接影响精神活动。

365建站微信二维码

精神对身体具有调控作用,“心为君主之官”,心神主导脏腑功能协调,若“神躁于中”,则“形丧于外”,如长期焦虑者常伴随胃肠功能紊乱。

形神相济之道,就如古刹晨钟:铜身经风霜而愈显厚重,清音响云霄而不失沉浑。

图片

故修性以保神,安心以全身,爱憎不栖于情,忧喜不留于意,泊然无感,而体气和平。

译文:

因此修养心性以护元神,安定心神以保身体,不让爱憎滞于情绪,不让忧喜占据意念,淡泊而无执念,身体气机自然调和。

心得感悟:

“修性”包含道家“致虚极,守静笃”的修炼观,也暗合中医“心为君主之官”的理论。   

智者养生,不求奇术异方,但守“三分调息,七分养心”之理。通过节制欲望(如名利、声色、金钱等),避免“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”。形神若合,自然病邪难侵。

图片

又呼吸吐纳,服食养身,使形神相亲,表里俱济也。

译文:

再配合呼吸导引、饮食调养,使身体与精神交融互济,表里和谐如一、相辅相成。

心得感悟:

一呼一吸间修命,一粥一饭中养性。

呼吸吐纳核心在于“吐故纳新”,呼气时排出体内浊气,吸气时吸纳自然清气。清晨推窗而立,不必刻意腹式呼吸,单是嗅着朝露将散未散的水气,观天际云卷云舒的节奏,气息自会绵长三分。

服食养身,不必全是药膳。五谷食材也即是服食补精,正所谓五谷为养不在贵,五菜为充不在精。

《黄帝内经》所言“形神兼顾”。养生,包括“养形”和“养神”两方面,二者不可失其一。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   共勉前行   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