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贵州黎平的侗乡,年关将近时,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节日气息。蒸糯米、捶糍粑,这不仅是侗寨新年舌尖上的仪式感,更是侗族人民传承千年的文化印记。
“侗年”,作为侗族人民最为隆重、热闹的传统佳节,承载着庆祝丰收、酬谢祖先、祈福来年的美好愿景。2011年,“侗年”荣列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;2020年,新修订的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》将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一正式确定为侗年。
365建站节日前夕,侗寨里一片繁忙。妇女们精心筹备传统美食,而打糍粑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。在肇兴侗寨,游客们有机会深入侗族同胞家中,亲身体验打糍粑的乐趣。当热气腾腾的糯米蒸熟后,被倒入石臼,几个青壮年男子便轮番上阵,手持特制的粑槌,开始反复捶打。粑槌起起落落,与石臼碰撞发出“咚咚”声响,仿佛奏响一曲节日的欢歌。随着捶打,糯米渐渐变得晶莹剔透、软糯香甜,不一会儿,一颗颗饱含着热情与祝福的糍粑便新鲜出炉。游客们迫不及待地品尝,对这地道的侗族传统美食赞不绝口。
值得一提的是,侗年的糍粑吃法多样。包了豆蓉和肉馅的糍粑,口感丰富,最好当天享用,以品味其独特的新鲜滋味;而不放任何馅料的圆粑粑,若一时吃不完,可用清水浸泡保存。想吃时取出,无论是火烤、油煎,还是用来煮油茶甜酒,皆别有一番风味。糍粑已然成为侗乡人过年必不可少的美食。
在黎平,游客们不仅能品尝到各种地道的贵州美食,更能透过打糍粑等传统习俗,领略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。侗年糍粑,不仅仅是舌尖上的美味,更是侗族人民情感与文化的传承,散发着迷人的芬芳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
胡静 雷婷 岑月
素材来源黎平县融媒体中心
编辑 邹敏
二审尹广亚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三审徐海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