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先锋 袪湿方中竟然藏了个减肥方子

发布日期:2024-10-28 18:55    点击次数:150

365建站微信二维码

图片

图片

袪湿四方之二,其实是两个方子,即麻杏薏甘汤和防己黄芪汤,这两个方子都是治风湿的。

麻杏薏甘汤是治风湿进入肌肉的方子,其原因是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,这种症是风湿已渗到关节里,属寒湿一种。其应用于天气变化之前,也就是有些人说“我这个老寒腿啊比天气预报还准”那种。

365站群

防己黄芪汤与麻黄加术汤和麻杏薏甘汤的区别主要症状是汗出。宋柏杉老师说这方还是一个减肥方。医者意也,对很多方子我们当心领神会其深层用意。

倪师讲袪湿方子麻黄加术汤、麻杏薏甘汤与防己黄芪汤三个方子之间的区别如下:当病在皮肤表面上的时候就是麻黄加术汤证,进入肌肉时候变成麻杏薏甘汤证,进入血脉、血管的外围的时候就是防己黄芪汤证了。

图片

PART.01麻杏薏甘汤

图片

图片

【一】倪海厦说

图片

原文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 

病者,一身尽疼,发热,日晡所剧者,名风湿。此病伤于汗出当风,或久伤取冷所致也,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。

麻杏苡甘汤方             

麻黄半两(去节,汤泡),甘草一两(炙),薏苡仁半两,杏仁十个(去皮尖,炒)。

上锉麻豆大,每服四钱,水一盏半,煮八分,去滓。温服,有微汗,避风。

如果到了黄昏的时候病情会加重,这个中医就叫作风湿。这个病是因为伤于“汗出当风”。所以流了汗千万不要正面吹到风,或者是“久伤取冷所致也”,就是你时常坐在很潮湿的地方,这种情形发生于坐在牢里面的人最多了,从牢里面出来的人得到风湿,大部分都是麻杏薏甘汤证,或者外岛当兵回来得到风湿的,也是麻杏薏甘汤证。这种症是湿已经渗到关节里面去了,引起的痛,也是属于寒湿的一种。

图片

01麻杏薏甘汤和麻黄加术汤的差异

麻杏薏甘汤和麻黄加术汤这两个治疗风湿处方,症状看起来很类似,但是有个差异,临床上看的时候最清楚,麻黄加术汤就是痛,皮肤表痛,麻杏薏甘汤有个特征,病人的痛是在关节中,特别是皮肤表面上黑黑的,所以当中医看到病人皮肤特别干燥又兼有风湿关节痛时,就是麻杏薏甘汤证了。这两个症有一个区别,就是湿所在的位置不一样。一个是在皮肤表皮之下,一个在表皮的第二层的地方。为什么要用薏仁?因为薏仁能够进入中焦,能够进入脾脏,薏仁能够去湿。

图片

02麻杏薏甘汤中的薏仁的两个功能

“老师,中焦的湿白术也可以去除,为什么一定要选用薏仁?”这就是我常常讲的,张仲景用麻杏薏甘汤的薏仁有两个功能,第一个,凡是仁剂一定可以通利大便,可以让湿往下焦走。薏仁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,它能够收表湿,治疗皮表太湿所引起的皮肤病。像有的小孩子皮肤化脓,长了很多疮在上面。疮生出来后就产生很多脓水,此时我们就可以加薏仁进去,因为薏仁能够收敛表湿。所以皮肤科的药我们常常用薏仁,还有连翘,记不记得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,《伤寒论》中有介绍过。薏仁就是平常吃的四神汤。你有没有听过有人吃薏仁死掉,没有对不对,还有人把它拿来当饭吃。因为它的淀粉质很多,所以对肠胃功能很好,又好吸收,一般来说湿在中焦的人平常肠胃消化都不是很好,你把麻黄汤里面的桂枝拿掉改成薏仁,就是麻杏薏甘汤。

图片

03麻杏薏甘汤使用于气候变化之前

如果是麻黄、杏仁、桂枝、甘草的话就是麻黄汤,而麻黄汤会发汗发太快,结果造成风去了湿还是没去,如果把桂枝拿掉,因为桂枝可以提升麻黄到表上,麻黄如果没有桂枝的话,麻黄就无法到表,所以吃下去之后也只是发出微微的一层汗。很细的一层汗,比例按照书上看就可以了。这是麻杏薏甘汤跟麻黄加术汤不同之处。还有一个,麻杏薏甘汤常常使用于当气候要变之前:“老师、外面气候阴雨了。”只要一遇到阴天,关节就开始酸了,就是麻杏薏甘汤了。因为它治疗的湿是在第二层,这湿会跟环境相感应,空气中湿度一增加病家就知道,因为直接接触于表,湿在表就会难过。薏仁在后面治湿的处方中会用到很多,有时也用在治疗肠子里面的湿,后面我还要讲到薏苡附子败酱散,所以有很多特殊的用途。

图片

图片

【二】宋柏杉说

图片

01麻杏薏甘汤原方解

“病者一身尽疼,发热,日哺所剧者,名风湿。此病伤于汗出当风,或久伤取冷所致也,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。”“病者一身尽疼”,也就是说浑身都疼。有发热,这种发热高热的少,一般都是低热。为什么“发热,日哺所剧”?哺时为阳明主时,阳明主收,下午的时候,阳气逐渐要往里收,而体内有湿邪,肌肤下面有层湿阻滞着。本来阳气到了下午应该入里,阳气应该入阴却入不了,这个时候在肌表就有表现,发热到了下午的时候反倒加重了,现在又认为这叫潮热。“名风湿”,这个病叫风湿。然后仲景把病因、病机也解释了,后面紧接着说“此病伤于汗出当风”。现在汗出当风的机会特别多,前面讲了天气炎热乘地铁、公交车,车上全有空调,而且温度一般开得都比较低,有时20℃以下,南方空调开得更低。空调这种冷,穿衣服也不管用,它整个把骨头给冻透了。在外面出了很多汗,进里面受了风。或者进到办公楼里面,空调开得也很低,也会汗出当风。所以现在伤于湿的人应该特别多,这个病种的发病几率也非常高。

02什么是伤于“久伤取冷”?

或者伤于“久伤取冷”。古人取冷难,非得到山洞里,到树荫下躺着去,或者到一片潮湿的地方躺着去,才会出现久伤取冷这种情况。而现代人发明了空调、冰箱,久伤取冷的机会特别多,远远高于古人。办公室里的空调开得非常低,那么适合人体的温度是开多少?我个人觉得应该开在25~26℃,让人身上感觉还有点潮;尤其炎热的夏天,你感觉到身上是潮一点的,能出一点汗,而且在那儿坐一个小时,也会微微得潮,这样的温度就合适。如果开到20℃以下,伤寒、伤湿的几率就非常高。但是现在做不到,很多办公大楼空调开得非常低。但是我个人的办公室,我就让它定在25℃或26℃。“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”,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,这个方子读起来很拗口,所以我们就简称麻杏苡甘汤,大家公认这么读更简单。麻杏苡甘汤,临床应用得也比较广泛,在肿瘤发热里面有应用的机会。

03为什么中医治疗外感现在少了?

为什么中医治疗外感现在少了?大家有个习惯,一得感冒了,老百姓就去挂盐水、吃抗生素、吃退热药,激素就上了,所以中医治疗外感的机会就少了。现在的中医人,应该培养周边的朋友,培养老患者应用中药治疗。像我们这里,老患者、老患者的家属、孩子,基本上都用中医治疗感冒。西医治疗感冒都认为是病毒,要么细菌感染引起,所以都是抗病毒、抗细菌、抗炎,然后吃上解热镇痛药加上激素退热,这是一个惯用的方法。而且现在好多西医开中药,一诊断为感冒,就上连花清瘟胶囊,还有蒲地蓝消炎片,大凉的药物就开上去了。其实临床上风寒感冒占到多数,风热感冒和风温感冒占的不是太多,风寒至少占比在百分之九十,风温百分之十以下。

04两兄妹感冒的不同治法

西医治疗感冒,方法都是一致的,中医治起来感冒就不一样。我们最近治疗了两例,一家里两个小孩感冒,其中慢性B淋巴细胞感染的那个小孩。他前几天感冒了,发热、打喷嚏、流鼻涕,这孩子体质特别差。虚人伤寒建其中,实人伤寒发其汗,给这个孩子的方子就是桂枝人参汤,一剂药热退,又巩固两剂,痊愈了。另外一个小孩是他的小妹妹,得了感冒,也是打喷嚏、流鼻涕、发热,还有咳嗽。当然小孩子不会说一身疼,她下午发热比较重,舌苔稍微厚一些。这个孩子体格比较壮实,用的就是麻黄加术汤,一剂热退,两剂巩固。前面那个小孩子得过病毒感染,西医说终身不愈的,我们用中药治愈了,但是小孩子有点感冒发热,家长就害怕。本来他们老家是石家庄那边的,为了离我近一点,现在举家搬到承德了,在承德他父亲找了工作,母亲也在幼儿园找个工作。所以说我们基层的中医,要培养患者,要教育患者,说服患者。用什么说服?用疗效,患者开始不相信,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。感冒用中药疗效非常快,远远快于打针、输液、吃抗生素,我们要树立信心。第二个小孩子为什么没用麻杏苡甘汤,用了麻黄加术汤?因为这个病是刚得的,虽然发热,也是下午加重,所以还是没用麻杏苡甘剂,用的是麻黄加术汤,我们在后面会讲它们的区别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PART.02防己黄芪汤方

图片

图片

【一】倪海厦说

图片

原文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

风湿,脉浮,身重,汗出恶风者,防己黄芪汤主之。

防己黄芪汤方           

防己一两,甘草半两(炒),白术七钱半,黄芪一两一分(去芦)。

上锉麻豆大,每抄五钱匕,生姜四片,大枣一枚,水盏半,煎八分,去滓。温服,良久再服。

麻黄加术汤跟麻杏薏甘汤这两个处方都因为病人无汗,才会用到麻黄。现在讲到的防己黄芪汤呢,大家看,第一是脉浮。“老师啊,浮脉代表病在表。”代表太阳中风,病在表,此时如果感觉到身体有很沉重感时,身重代表湿盛。湿盛的人一定感到全身很沉重。劳症的人也会常常感觉身体很重,因为湿在血管里面积累造成的。这种人打高尔夫球,打完一个球洞的时候他就全身不能动了,为什么?因为身重,所以病人很容易疲劳,就是湿很盛之人。此处仲师写的脉浮代表风,身重代表湿。“汗出恶风者”汗出来代表表虚了,表虚了才会流汗,此时风吹来时就很难过,这就是防己黄芪汤证了。大家看看处方内容,其中有防己、炙甘草、白术、黄芪,由于这是表虚的时候产生的风湿的症状。

四种袪湿症的辨别

图片

防己跟白术,白术能去湿我们就不要再重复讲了,当病在皮肤表面上的时候就是麻黄加术汤证,进入肌肉时候变成麻杏薏甘汤证,进入血脉、血管的外围的时候就是防己黄芪汤证了。湿在不同位置上仲师用的剂量深浅就不一样,张仲景真的很厉害。如果在血管的外面,还没有进入血管,进入血管里面就是桂枝芍药知母汤证。

各种症状的相互变化

图片

在血管外面时病人呈现的现象就是表虚掉了,因为湿不在表。为什么会表虚掉?因为我们的血脉带来我们的免疫系统的营养,我们的(气)能量,结果能量没有达到皮肤表面,当然会表虚,所以会流失掉很多津液。这个时候我们要用防己,防己能够排除血管外面膜中的湿,防己长得样子像车轮一样,中间一个洞,呈放射状,防己因为长成这个样子,所以防己就会绕着血管外面走,它能够去血管外面的湿。为什么要用黄芪呢?因为黄芪本身功能是补气的。它跟附子不一样。炮附子是固表的,一吃下去,汗就停止流了。所以我们遇到桂枝汤证的病人,如果被医师开发表药太多,造成病人汗漏不止,呈现出脱水的时候,此时我们就用桂枝汤加炮附子,不用黄芪,黄芪是补气的药,将病人的气加强起来固表,而炮附子很猛烈,能很迅速的将毛孔收敛起来、所以炮附子是紧急的时候使用的。随便给炮附子,会使本来的风湿需要发汗来发掉湿,结果炮附子一下去,病人就会从防己黄芪汤证,变成麻黄加术汤证,湿跑到肌肉外面但是无法出表,因为被炮附子固到了。当你晓得这个病在这里的时候,我们一剂防己黄芪汤下去,病人也会得汗则解。白术甘草去里湿,主要的症状是身重,就是全身关节重。因为湿性是沉着、黏着的,所以就会停留在关节里面,或是停留在身体下腹部位。因为湿都在里面,就会附着在血管的旁边,这就是里湿了,所以从这三个汤方可以看得很清楚如何使用它们的时机。麻黄加术汤,专治寒湿在表。寒湿在肌肉上面就是麻杏薏甘汤。如果到了血脉神经上面的话就变成防己黄芪汤。此时主要的症状就是表虚了,表虚的话一定会有汗这时我们就会到用防己黄芪汤。

这是告诉我们如何依据症状去区分它?如何去使用它。

图片

图片

【二】宋柏杉说

图片

防己黄芪汤是减肥方

图片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“风湿脉浮,身重汗出恶风者,防己黄芪汤主之。”既然冠名这个病为风湿,那么患者“一身尽疼,发热,日哺所剧”都应该有,有风湿就应该有这些症状,这是风湿的总纲。不同的是什么?脉是浮的,浮是什么?浮为虚,浮为风;如果是寒湿,就会脉沉。身重就是身体四肢全身都沉重。表有风邪,若浮汗不出,恶风为实邪,就应该用麻杏苡甘汤,或者是麻黄加术汤。脉又浮,汗出恶风,这是什么?这是虚邪,所以防己黄芪汤主之。

防己黄芪汤证临床常见的体型、体貌,一般都是虚胖的人,又感受了风邪,或者虚胖的人一走路就喘,身体很沉,想要减肥,正好这是一张减肥方。这个减肥会减哪儿?重点它能减肚子,尤其中年妇女,肚子像水一样咣当咣当的,就用这张方子来减肥。

原方加减

图片

“喘者加麻黄半两。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。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。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。服后当如虫行皮中,从腰下如冰,后坐被上,又以一被绕腰下,温令微汗,差。”这是防已黄芪汤的加减。

喘加麻黄,这无可厚非,麻黄是宣肺平喘的第一要药。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,这个值得商榷。《伤寒论》中所说的胃,一般不是现在解剖学的胃,《伤寒论》里的胃大部分指的是肠,比如腹中痛者加白芍,用芍药解肌。而在《伤寒论》中心下描写的是胃,比如五个泻心汤,泻的都是心下的位置。这一点,大家在以后读书中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解剖位置。“气上冲者加桂”,我们以后会讲到桂枝加桂汤治疗奔豚,桂枝本身具有平冲降逆的作用。'下有(陈)寒者,加细辛三分,细辛是去肾经的寒邪。“服后当如虫行皮中”,这是什么意思?湿邪被祛除的过程,就像小虫子在皮里走一样,这时候湿邪就去了。“从腰下如冰”,也就是说腰下很冷。再看看护理方法,要坐在被子上,用一个被子把腰以下缠上,就是温覆取汗的意思。

文中的“差”,就是如今现代汉语所说的病愈的意思,《伤寒论》条文里面表述有“差”“间”“知”,都是病愈的意思,这是河南南阳地方的方言。

  来源 |  倪海厦注释金匮要略、宋柏杉直击金匮     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